一个出生40多天的宝宝,没有及时进行听力筛查,导致父母到后来才知道宝宝先天性耳聋。那么,怎样避免先天性耳聋的发生呢?孕妇怀孕期间有些事情千万别做!
一个才40天的宝宝,由于在出生时医院没有进行筛查,回家后家人发现宝宝听声音不敏感,每次叫他都没反应,即使在熟睡的时候突然发声巨响,也不会被惊醒,所以家人一直很疑惑。直到2天后妈妈带他去做儿保,在听力筛查时才发现他的听力有严重问题: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也就意味着宝宝是先天性耳聋。
宝宝先天性耳聋是怎么回事
宝宝先天性耳聋可以归类为两种: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大多数先天性耳聋患者是由染色体隐性遗传来的,概率约占75%,而非遗传先天性耳聋概率约占20%。
怎样避免宝宝先天性耳聋
一、怀孕期间预防先天性耳聋
为了降低宝宝先天性耳聋的概率,妈妈在怀孕期间应该避免以下行为:
①服用有害药物
妈妈在孕期服用如奎宁、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耳毒性药物,这些药物极有可能进入胎儿身体,造成胎儿耳聋。
②患风疹或病毒感染
准妈妈在孕期若患有风疹或其他病毒感染,病毒则可能经胎盘而伤害胎儿,引起内耳发育畸形,出现耳聋等症状。
③受深度麻醉
妈妈若在孕期受到过深度麻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的身体发育。
④早产或难产
准妈妈在分娩时出现早产或难产造成宝宝缺氧,或是在帮助分娩时使用产钳不当而损伤宝宝听觉器官引起耳聋。
⑤胎儿发育不良
如果胎儿在妈妈体内发育不良,比如耳组织发育畸形或出生体重不足,也可能导致先天性耳聋。
二、宝宝出生后预防先天性耳聋
除了准妈妈,宝宝在出生后的一些生活性损伤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耳聋的几率,需要家长引起重视:
①人为性外伤
父母有时会因孩子顽皮而在盛怒之下掌掴孩子、逢年过节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游泳时耳朵撞击水面等这类外力都易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从而导致听力减退。
所以父母在平时应多关注孩子的行为,要在一定距离之外燃放鞭炮,游泳时注意动作安全,惩罚孩子时避免揪耳朵打耳光等行为。
②盲目掏耳朵
当孩子嚷嚷耳朵痒时,很多父母会随手拿起身边的发夹或毛衣针等物盲目掏孩子的耳朵,但此时只要稍有不慎被他人碰撞,极易戳破孩子耳内薄薄的鼓膜,进而造成鼓膜破裂、穿孔、耳痛出血,引起细菌感染,影响孩子听力。
所以给孩子掏耳朵最好用棉签轻柔地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出来。平时不要养成频繁挖耳的习惯,一般一周左右一次。
③周围噪音影响
其实孩子比成人更易受周遭噪音影响而损伤听力,而且听力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减退。
所以家长应该避免孩子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比如看电视或放音响的时候应调低音量。当孩子避免不了周围的噪音时,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带上耳塞保护听力。同时,家长也要确保家中的各种电器,特别是育儿产品在噪声方面都达到合格的标准,避免对孩子听力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参考网站:搜狐网)
(责任编辑:张淑兰)
偶尔性的早射是正常的,最担心的就是经常性早射,这就情况就是早泄了。下面来看看早射的分类。
男人碰到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被人戴绿帽子,由此也形成了很多相关的语句。那么,关于绿帽子的经典语句你了解多少?
两侧腋窝后面起了一片小红疙瘩,有时候很痒,两周左右,用红霉素不起作用,这是怎么回事?...
三级甲等
电话:0734-8279008
未知
电话:010-63501188
三级乙等
电话:0592-6203456
三级甲等
电话:010-69156114
二级甲等
电话:0662-33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