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甘,寒,滑。
归经:归脾经。
入药部位: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成熟种子。
形态特征:本品呈圆肾形,长3~7mm,宽约2.5~4.5mm。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具排列成环状的淡棕色绒毛,边缘凹入处较薄,有淡棕色疤痕(种脐)。用水浸泡后,可见重叠曲折的黄白色子叶2片。质坚。气微、味淡。
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
外用:研末调敷。
炮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功效:利水,消肿,通乳。
主治: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痈肿,跌扑损伤,骨折。
①治小便不通:黄蜀葵子三、四十粒,细研,以汤冲,绞取汁一小盏,顿服。(《圣济总录》)
④治痈肿不破:黄葵子研,酒服。(《卫生易简方》)
③治便痈初起:黄蜀葵子十七粒;皂角半挺。为末,以石灰同醋调涂。(《永类钤方》)
④治打扑损伤:黄蜀葵子研,酒服二钱。(《海上方》)
⑤催生:黄葵子(炒)七十粒,烂研,酒服。(《海上方》)
孕妇忌服。
《纲目》:“黄葵子,古方少用,今为催生及利小便要药,入汤、散皆宜。盖其性滑,与冬葵子同功故也。花、子与根性功相同,可以互用,无花用子,无子用根。”
(责任编辑:吴紫蝶)